要想设计扭转弹簧,那么我们必须先了解扭簧参数以及工作中的一些技术要求。
下面我们对照扭簧参数图来解释一下这些基本参数。
上面这个图纸是个很典型的扭簧,其中包括了很多参数指标,下面一一讲解:
d (弹簧线径) :该参数描述了弹簧线的直径,也就是我们说的弹簧钢丝的粗细,默认单位mm。
Dd (心轴最大直径):该参数描述的是工业应用中弹簧轴的最大直径,公差±2%。
D1 (内径): 弹簧的内径等于外径减去两倍的线径。扭簧在工作过程中,内径可以减小到心轴直径,内径公差±2%。
D (中径): 弹簧的中径等于外径减去一个线径。
D2 (外径) : 等于内径加上两倍的线径。扭簧在工作过程中,外径将变小,公差(±2%±0.1)mm。
L0 (自然长度):注意:在工作过程中自然长度会减小,公差±2%。
Tum (扭转圈数):弹簧绕制的圈数,圈数的不同直接影响扭簧的性能。扭簧的圈数越多扭力越小。
deg (原始角度):扭簧的两个扭脚之间的原始角度。上图的原始角度为180°。
X1 (支承长度): 这是从弹簧圈身中轴到弹簧支承的长度,一般工作中是固定不动的,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固定力臂,公差±2%。
X2 (施力长度):这是从弹簧圈身中轴到弹簧施力点的长度,一般工作中是转动的,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施力力臂,公差±2%。
A1 (工作扭转角度):扭转弹簧的在工作中扭转的角度。
An (最大扭转角度):扭转弹簧的最大扭转角度。
F1 (工作负荷):扭簧在工作角度A1时作用在扭转弹簧支承上的作用力。
Fn (最大负荷):允许作用在扭转弹簧支承上的最大力,对应的是An最大扭转角度时所需的作用力。
M1 (工作扭矩): 扭簧在工作角度A1时允许扭矩(牛顿*毫米)。
Mn (最大扭矩): 最大允许扭矩(牛顿*毫米),对应的是An最大扭转角度时的允许扭矩。
K (弹簧刚度): 这个参数确定弹簧工作时的阻力。单位 牛顿 * 毫米/度,公差±15%。
A1 & F1 & M1 :(扭转角度,负荷和扭矩) : 以下公式可算出扭转角度A1 = M1/R. 知道负荷,可用公式M = F*Ls计算扭矩。
支承位置 :扭转弹簧的支承有四个位置:0°, 90°,180°和 270°(请看上图)。
螺旋方向 : 右旋弹簧反时针方向旋,左旋弹簧顺时针方向旋。我们的所有弹簧两种旋向都可生产。
扭转弹簧(Torsion Spring)为所有弹簧类别中设计原理较为复杂的一种,型式的变化亦相当活泼,故设计时所涉及的理论也最为繁琐。
当然我们还是相信你看过以上参数介绍后,对扭簧还是有一定的了解了,在此我们为你准备了一款弹簧计算器,点击进入:扭簧计算
对扭簧有一定的了解了吧,需要进行扭簧设计吗?点击进入→ 扭簧设计
想了解 弹簧材料一般都有哪些? 点击进入查看常用的 弹簧材料